淡水Tamsui.com投稿【故事StoryStudio】文章-華雅各醫生的淡水時光

(Source:The Boston Library/ public domain)

鴉片戰爭後,清帝國於 1858 年與英、法、美、俄分別簽定天津條約,這直接影響了臺灣接下來的走向──西方人得以來到臺灣的港口貿易、建立住所、自由移動,並設立禮拜堂;於是,西方宗教慢慢進入到臺灣這塊土地。

1865 年,馬雅各(Dr. James L. Maxwell)來到臺灣,成為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首位宣教士,主要從事醫療宣教。1867 年李庥牧師(Rev. Hugh Ritchie)將宣教範圍擴大至打狗、屏東; 1872 年馬偕博士(George Leslie MacKay)來到北臺灣宣教,是長老教會在北臺灣的首位宣教士。

至於今天的主角──馬偕的第一位助理牧師兼醫生,華雅各(Rev. Dr. J. B. Fraser),則在 1875 年來到淡水,協助淡水醫館的工作(位於今淡水三民街頭一帶,是滬尾偕醫館的前身)。在來臺短暫的 3 年間,華雅各不只幫忙監工建立淡水的宣教士住宅,讓西方宣教士在潮溼高溫的北臺灣居住,他也留下重要的淡水醫館年度醫療報告,當中更記載他在 1875 年 1 月醫治馬偕博士的天花病毒。

全文請見故事StoryStudio

https://taiwantamsui.blogspot.com/2022/03/storystudio.html




留言